行业资讯
有多少陶瓷品牌死于环保大考?

环保督查、限产停产……环保要求像是一个紧箍咒,不管是山东、福建、江西,还是河南、河北、四川,陶瓷厂都无一幸免。广东省内的肇庆、清远、恩平等地,也受到一定影响。对于工厂基层员工而言,停产意味着失去谋生之路。对于供应商、经销商及其它大宗采购客户而言,意味着生意的风险加大。有人说,再这样下去,不知有多少陶瓷企业会死掉!严厉的环保督查,的确给陶瓷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。但细数下来,受到冲击的企业,以中小企业为主。但我认为,陶瓷工厂可能会倒下一片,但是,不可能因此就倒下一大批陶瓷品牌。这一次又一次的环保督查,则成为品牌与伪品牌的大检验。为什么这样说?一直以来,陶瓷行业是低关注度的行业,因此难以诞生知名的“大众品牌”。这就导致很多企业,不管有厂还是没厂,不管有渠道还是没渠道,都觉得自己是个品牌。但具体分析,陶瓷行业的所谓品牌打造可分为四种情况。
   
第一种是自有工厂、自有稳定渠道的品牌。这类企业,有品牌经营理念,自己的工厂一般都环保达标,产能不够时有些也会灵活贴牌。这类企业,今年的谋划重点是产品升级、终端服务升级,基本未受到环保督查的大影响。
   
第二种是纯代工(贴牌)的品牌。这类企业没有工厂,优势在于渠道运营,但其经营规模一般在1亿元以下,目前在业内还算不上主流品牌。
   
第三种是以为自己是品牌、但实际上只是陶瓷制造商的企业。陶瓷厂的出货渠道主要包括4种:卖给经销商、卖给工程采购商、卖给贴牌商、卖给出口商。以前两个渠道为主的,基本是陶瓷品牌企业;以后两者为主的,核心竞争力是“制造”,准确来说是“陶瓷制造商”,不能算是品牌商。但可悲的是,很多老板并未认识到这一点——明明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并不高、国内市场占有率也不高、零售卖得少,但却误以为自己是个品牌。因此,在当前的大环境下,把问题归罪于“环保”。认为就是因为环保督查,害得客户对工厂没有信心,断了企业的活路。
   
还有第四种,是纯粹的制造商。因为质量稳定、价格公道,这类工厂一般会成为大品牌的代工首选。这类企业曾不被看好,认为不做品牌没有前途。但事实证明,品牌有很多层次,大众品牌是品牌,区域品牌是品牌,制造品牌也是品牌。
   
上面4类企业,第一类是以品牌竞争力屹立不倒,第四类是用生产能力做后盾,都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。最麻烦的是第三类企业,上不得、下不得,既没有渠道、文化等品牌商的底牌,又不甘心只做制造,一旦贴牌,客户流失、出口,客户流失,只能被动地看着库存一天又一天增加。

说到底,是不是品牌,不是由老板自己的感觉说了算。市场的考验、经销商的选择更重要。环保督查确实一天比一天严格,企业经营压力也是一天比一天大,但并不能把客户流失都归罪于环保。

    本信息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 



【上一篇】解析2010年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四大变化
【下一篇】如何打开陶企的创新思维?
 
 
 您是第 739054 位访客    技术支持: 走创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