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在大鱼吃小鱼的时代 陶企如何不被吞?

集中度提高、大鱼吃小鱼的现象,在各大行业都开始出现。

我们以和陶瓷息息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为例。

2017年,碧桂园、恒大、万科等3大上市房企销售额均突破5000亿元。数据显示,2017年中国房地产交易(收购、并购)金额也超过5000亿元,创下了近几年的历史最高值。据报道,20183月,多家房企先后宣布放弃地产业务。

    对龙头企业而言,规模之争唱主角。除3大巨头以外,第二梯队的房企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雄心。如龙湖地产,定下“2020年争取跨过3000亿、三年内诞生至少17个百亿级以上的地区公司目标。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,大鱼吃小鱼成为必然。所谓不进则退,对盈利能力下降、融资难度增加、资金压力大的中小房企而言,出售资产比卖房子更容易,且资金回笼也更快,也未尝不是急流勇退的办法。因此,分析认为,随着房地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,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房企被收购。

而在陶瓷行业,集中度提高已初见端倪。

一边是马可波罗、蒙娜丽莎、东鹏、欧神诺、金意陶等企业纷纷建新基地或扩大生产,一边是中小工厂生产线闲置、寻求出租。实力较大的工厂有些在收购小厂;曾经奉行多品牌战略的,开始重点打造个别品牌。这都是更聚焦的表现。

 分化的现象已从陶企扩大到上游。春江水暖鸭先知,上游对陶瓷厂的经营特别敏感,我这几天走访多家设备、色釉料、墨水企业发现,供应商也已出现分化,佛山一些供应商砍掉了与外地客户的合作,只跟主流企业走

    在这样的情况下,非第一、第二梯队的中小企业,该如何避免被大企业吃掉

若问哪些属于第一梯队的品牌?相信业内人士心中都有一杆秤,不需细说。至于第二梯队,我认为,至少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大众品牌或制造品牌。无专卖店、无设计师渠道、无工程渠道的中小企业尤为危险。

    小鱼想成为大鱼,可能性不是没有,但比较小———除非在产品、渠道上有重大突破。传统的打法如价格战,基本可以判定无效。一是因为中小企业自己的成本增长,不能去打:环保要求趋严,用工成本增加,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等,小企业的成本优势难以为继。二是大品牌的平价战略,你没法打。现在,越来越多大企业认同平价策略,如东鹏何新明先生就直言大品牌也要卖低价,欧神诺鲍杰军先生也说,不仅品质要好,价格也要好。这样一来,大品牌与小企业在市场上直接短兵相接。

因此,小鱼要避免被大鱼吃掉,只能避开。除非你找到与大鱼共生的方法,像犀牛和犀牛鸟的关系一样。

本信息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

【上一篇】展会营销,怎么提高订单量和单值?
【下一篇】消费结构变迁严重 陶瓷企业需适时做出调整
 
 
 您是第 27615 位访客    技术支持: 走创科技